日前,记者从教育部获悉,自2014年3月,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印发《关于开展“劳模进职校”活动的通知》、联合启动开展“劳模进职校”活动以来,各地各职业院校积极响应,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发挥劳模身边榜样的激励感染作用,成为推动职业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截至目前,北京、上海等19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大连、青岛、宁波、厦门市全面组织开展了“劳模进职校”活动,其他省(区、市)结合实际在部分职业院校开展了相关活动。各地各校邀请劳模举办主题报告会、专题讲座;聘请劳模担任校外德育辅导员,参加班级主题班会谈心交流;担任兼职教师、创业导师,走进课堂参与课程教学,指导技术技能培养;合作建立劳模实践育人基地、工作室,指导学生实训实习等。
“劳模进职校”活动,不仅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更成为职业院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据不完全统计,各地各校共邀请劳模举办各类报告会、讲座、分享会等2500余场次,劳模参加学校班级活动2000余人次,近4000名劳模被学校聘请担任校外德育辅导员、兼职教师、创业导师等,近百万名师生参与活动。
大连市自2009年正式聘请10名“金牌技工”为全市德技辅导员以来,深入学校班级,通过专题讲座和结对帮教等形式开展职业道德、法律常识等教育;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广西银行学校等聘请了全区劳模担任学校名誉德育副校长。湖南体育职业学院邀请龙清泉、王明娟等奥运会冠军走进校园,为学生们树立职业榜样,聘请他们担任校外辅导员,用身边榜样激励感化学生。
与此同时,“劳模走进课堂”的长效机制也正在逐渐建立起来。上海市初步形成了以“培养劳模精神”为重点,以劳模主题报告会、劳模进课堂、劳模专题讲座、劳模导师制、劳模育人实践基地为载体的劳模精神育人机制;福建省将活动要求凝练为“六个一”:即一次班级主题班会、一次劳模实践基地活动、一次学生演讲比赛、学生至少做一件好事、一次自编小报竞赛、一次励志读书活动;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把不同行业的劳模请进学校“道德讲堂”、“企业文化大讲堂”、主题党日活动中,实现劳模教育广覆盖、长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