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贵州行知学校开展“道德讲堂”建设活动的通知
校属各处室、班级: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四次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和省委的实施意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现结合贵州行知学校实际情况,就贵州行知学校开展“道德讲堂”建设活动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广泛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通过开展“道德讲堂”建设活动,普及道德理念、讲述道德故事、弘扬道德精神、展示道德力量,着力提升全体师生的文明素质,着力营造“讲道德、做好人、树新风”的浓厚氛围,为创建文明校园打造新亮点、树立新品牌。
二、目标任务
以提升师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为核心,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为重点,把“四德”建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努力倡导“知行合一、奋发向上、文明和谐、诚信友爱”的道德风尚。通过“道德讲堂”建设,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师生自觉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传承传统文化,努力形成“好人好报”的共识,营造“崇德扬善”的浓厚氛围,推动“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引导全校师生在实践中完善自我,提升素质。
三、活动内容
1、以“礼仪”为核心的社会公德建设。主要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等。
2、以“诚信”为核心的职业道德建设。主要包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办事公道、热心服务、奉献社会等。
3、以“和睦”为核心的家庭美德建设。主要包括:夫妻和睦、孝敬长辈、关爱孩子、邻里团结、勤俭持家等。
4、以“友善”为核心的个人品德建设。主要包括:友善互助、正直宽容、明礼守信、热情诚恳、自强自立等。
四、主要内容
“道德讲堂”的内容必须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必须针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问题和困惑,必须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求。
1、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的持续深化,组织在开展“学雷锋”、“三好四给”、“日行一善”、“洒扫应对”等主题活动中涌现出的学生等身边典型讲述美德故事和事迹。以“学生讲身边事,学生讲自己事”为主要内容,用身边发生的好人好事教育学生。
2、可请宣讲员、典型上“道德讲堂”为学生讲事迹,或请家长、普通民众上讲堂讲道德故事、道德感悟。
3、可将传统节日与思想道德建设有机结合,强化传统节日的道德渗透,开展富有特色的节庆道德教育活动。
4、可突出道德文化建设,结合《弟子规》等道德经典诵读和中华经典诵读,引人崇德向善。
5、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四德”建设为“道德讲堂”主要内容。
在社会公德方面,以“善”为重点,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在职业道德方面,以“诚”为重点,包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办事公道、热心服务、奉献社会等;在家庭美德方面,以“孝”为重点,包括夫妻和睦、孝敬长辈、关爱孩子、邻里团结、勤俭持家等;在个人品德方面,以“强”为重点,包括友善互助、明礼守信、热情诚恳、自强自立等。
五、主要模式
以“我听、我看、我讲、我议、我选、我行”为主要模式,充分尊重学生意愿,设计多样化宣讲形式,使学生易于参与、乐于参与。
1、我听:以培训报告、事迹报告等形式开展,听凡人道德故事,悟模范品质。
2、我看:以演绎展示、学习发现等形式,把典型的事迹和品质形象化、具体化,使之更加可亲可敬可信可学。
3、我讲:以自我推荐、自我宣讲等形式,讲学生自己和身边的道德故事,展示道德智慧,传播道德力量。
4、我议:以辩论讨论、总结点评等形式,评议身边好人故事,挖掘精神实质,不断升华自身道德境界。
5、我选:以学生评选、菜单式宣讲等形式,由学生评选人物;师生选择每一次宣讲的人物、主题和时间等。
6、我行:以泰州市“美德少年”和全国道德模范为榜样,以实践转化、提升素质为目标,引导学生在认知、接受人物的品质后,群起效仿,转化行为。
六、主要流程
为强化“道德讲堂”的仪式感,增强讲堂感染力,““道德讲堂”的流程须按照“八个一”形式开展活动。
1、听一段音乐。每次校会、国学课堂、道德讲堂开课前组织师生闭上眼睛静心聆听古筝音乐,同时结合自我反省环节,使参与者在音乐伴随中不断对自己进行道德自省。
2、每一次的自我反省。主持人主动引导大家“开场三问”,让同学们在静默中反躬自省,“今天你问候了吗?”、“今天你收获有多少?”、“今天你帮助他人了吗?”等等。
3、唱一首歌。作为“道德讲堂”开讲的步骤,组织全体人员同唱一首道德歌曲。全校师生必须要会唱《公民道德歌》、《学习雷锋好榜样》、《好人就在身边》、《爱的奉献》、《好人好梦》等。
4、看一个短片。围绕主题,组织观看一个道德建设人物事迹短片。如:全国道德模范的事迹短片、历届《感动中国》和有关电影等。
5、读一段经典。每次校会、国学课堂、道德讲堂开课前组织师生诵读一段中华传统经典语录。做好“三必诵”: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秧;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此基础上,选择一些简明易懂,耳熟能详,具有道德影响力、感染力的经典词句。
6、讲一个故事。宣讲员或学生讲一个道德故事,主要宣讲历史上以及身边涌现的体现助人为乐、见义智为、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等品德的事迹。
7、做一番评议。发动每个学生评议身边好人故事,讲述心中感受,同时对照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事迹,向自己的良心发问,依据实际主动做出道德承诺或善举,引导人们见贤思齐,寻找自己差距,拔出心灵杂草,提高道德境界。
8、送一份吉祥。可以是同学间互赠“道德讲堂”小礼物,如道德宣传图书、扇子、书签、卡片、赠言、手工制作等。全校师生也要学会制作一些小礼物。
七、活动要求
1、设置固定场所:贵州行知学校“道德讲堂”设立在三楼大教室,各班在原有的基础张贴和布置班级文化,把“道德课堂”就设立在本班教室。学生组织就设立在本组织办公室。
2、讲堂布置:“道德讲堂”的布置要突出古朴厚重的主格调。在讲堂外面醒目位置要有“道德讲堂”等。按照要求,讲堂主席台要有背景(背景制作主要由LOGO标识、雷锋头像、“道德讲堂”会标、“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经典名言等“基本四要素”组成)、宣讲台等,台下要摆放整齐的桌椅板凳,墙上要布置经典道德理论的宣传标语,“自强、厚德、崇俭、尚义、守信、明礼、报国、尽孝”八个词条要有充分体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衬托讲堂,营造浓厚的道德建设氛围。
3、各班级、学生组织要把握几个要素:
⑴每次道德讲堂活动要确定一个好的主题。要求主题精炼并贴近实际。
⑵准备一篇好的主持词。
⑶选用一部好的短片。做好每次播放记录。
⑷推选一名身边好人(典型)的事迹。
⑸有一位好主持人。学校整体活动主持人为陈诺老师。
⑹有一位好宣讲员。学校整体活动宣讲员为张雅诗老师。
⑺送一份好礼物(朴素、有意义)
4、留存资料。要认真整理活动资料,做到“一堂一档”,即每一次“道德讲堂”活动要有方案、有活动记载、有总结,活动中还要注意保存完整的照片、录像等影像资料,充实内容,体现活动成效。特别是每一次道德课堂的上课内容和观看电影名称等,2013年开展的活动资料由张雅诗老师负责补齐。
5、活动次数。各分党委、党总支(直属支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道德讲堂活动,有学生的单位不少于两次(每学期各一次)。每次时间不超过一小时为宜。
八、组织实施
1、高度重视,精心部署。“道德讲堂”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创新之举,是深入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实践。班级、学生组织要充分认识建设“道德讲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领导,精心部署,扎实推进。
2、强化措施,注重实效。各班级、学生组织要把建设学校“道德讲堂”作为加强师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切实负起责任,要拓展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措施,在道德讲堂活动基础上,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也可以利用非固定讲堂地点,开具灵活多样的“道德讲堂”活动,确保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3、加强督导,评估激励。办公室、团委适时对各班级、学生组织“道德讲堂”开展情况进行督查考核,并依据平时考核情况和每次“道德讲堂”活动的文字总结材料、音像资料,进行评选表彰。“道德讲堂”开展活动将作为宣传思想工作方面(含集体和个人)的一票否决条件。
4、重视归档,加强宣传。各班级、学生组织每次讲堂结束后要把资料全部整理归档,学校统一组织的活动由张雅诗老师负责收集归档。
特此通知
二0一四年四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