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乱象已成为制约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
发布时间::2025-03-20 阅读:
我们的中等职业教育自兴盛以来,历经10余载的发展,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和相关的职能部门不遗余力的多方面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鼓励、支持。全国各地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当地结合实际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文件,把中等职业教育也摆到了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制度与机制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2010-2024年)》也提出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今后一个时期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如何贯彻落实这一目标,只有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把中等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增强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健全中等职业教育投入体制,增强基础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社会支持的办学机制,合理配置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采取有力、有效措施,进一步规范中等职业招生秩序,规范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行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中等职业教育有序并又好又快地发展,把中等职业教育办成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然而,发展到今天,中职教育严格意义上来说良莠不齐,有为国为民而认真办学的中等职业学校,也有唯经济利益而不惜一切办学的中等职业学校。而因为有唯经济利益而办学的初衷,这样的学校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采取了不正当的非常规的招生方式,从而衍生出一个很严重的中职招托职业,导致中职招生乱象丛生。该问题已成为制约中职发展不可跨越鸿沟。
中职招生,从七八十年代国家计划招生转向为自主招生,招生市场那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具体体现:一、地方生源保护极其严重。这主要以县域为单位划分,各自保护自己地方职中,以规范中职招生为理由,建立了严密的地方保护体系,在招生过程中,实行“内外有别”的政策,不管本地职业学校条件和容纳程度,将本地职业学校的招生作为行政任务,通过制定严厉的送生政策,屏蔽招生信息;剥夺考生填报志愿选择权;提前分流、拦截生源;本地学校提前录取等方式,并将任务完成情况与校长的考核和业绩挂钩,而校长则再层层分解下达到各九年级班主任,明确规定一个班级必须有几名学生送到本地某职校,如完不成招生指标则扣发绩效工资等,甚至调离工作岗位,迫使班主任私下给本班学生做思想工作,报考本地区职业学校, 将区县内的初中毕业生从源头进行了地方封锁。对外地中职学校的招生宣传采取不接待、不支持、不理睬、不配合的态度,甚至出现了明令学生不得接、不得看非本地指定中等职业学校的宣传材料。个别地区由教育部门相关人员蹲点坐阵,严查本地区以外的学校在本地区进校招生宣传,只给指定好的职业学校提供宣传机会。甚至采取限定考生选报志愿范围的办法,只允许考生填报本地区所属的高中和职业学校,有的中学由老师代替考生填报中考志愿,更有甚者私自更改考生填报志愿的内容,影响考生的正常录取。有的中学以报考自己指定的高中、中职学校为条件,扣押学生准考证、毕业证,致使学生不得不放弃自己选择的学校。而就这些县级职教中心,其教学水平大多数根本达不到一个职业教育的条件,师资和硬件建设严重不足以支撑其作为职业学校存在和发展的保障。第二,个别初中教师的利己主义。有部份的初中班主任或校领导职业道德的不规范行为,推荐考生就读与自己有经济利益的职业学校,谋取不正当利益而不考虑学生的个人喜好或其本自的适应情况,牺牲学生的前途。而非这些中学老师们“心中的职业学校”,就算通过万千辛万苦的努力能进校面对面给学生宣传,宣传老师一离开,班主任老师们一句“这学校没经查实过,你们自己要小心点”就能让辛辛苦苦的宣传化为零。第三,中职招托职业化,由于学生及家长过分信任和依赖中学老师。自身的认知和信息不畅等主客观因素,致使学生及家长把本应该自己做主的选择权,交给了初中老师,其中主要是班主任,从而使一线班主任成为掌握中职生源的主要力量。为了个人私利,这些掌握着中职生源的初中班主任在给学生推荐中职学校时,首选的不是以学生的兴趣和学生的将来着想,而是以能拿到的回扣多少来决定对学生的推荐。这就出现两个结果,第一个结果:非正规或非官方办学的中职学校可以直接花钱通过招托“买”学生,招托们就会在回扣宣传上下功夫。这就导致不实宣传较多,部分办学规模小、师资力量薄弱、硬件条件差的学校,因回扣给得多而可以面对面的对学生以安置就业好,待遇高等,开出了大量吸引学生,吸引家长的空头支票,蒙蔽学生家长。而这种方式招来的学生,不得不面临打假期工为学校挣钱(没有这种方式,学校肯定得赔本),或者只能无奈的上着大大缩了水的教学课。美好的三年时光一过,学生什么也没能学到,号称包就了业,结果拿到的工资和没上过中职的一样。而这样的职业学校每年的新增和每年的流失前仆后继、变着花样的出现并存活着。这些模式的办学,误了太多太多的孩子。无形中给社会培养了大批的潜在失业大军和社会不稳定因素。同时也给职业学校的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坏名声,让人听到职业学校就界定为不是好孩子收容站。直接导致部分学生及家长将所有的中职学校混为一谈,认为中职学校都不值得选择。造成学生、家长对优质职教资源也产生了信任危机和戒备心理,形成了读中职还不如打工的想法,增加了职业学校整体的招生难度,恶性竞争加剧。第二个结果呢?是有着良好优质教育资源的职业学校,为了招生,不得不违心的去想着办法“变通”整钱出来请招托们帮忙招生。无形中增加了办学成本。更大的风险是“变通”了钱来请招托,每天都不得不在诚惶诚恐中担惊受怕的工作。个别另类不屈服的,只有眼睁睁的看着一年比一年少的在校学生苦苦的支撑着办学。
要打破因招生乱象给中职学校带来的困境,得从以下四点下功夫:
(一)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大对以区县为单位的中职学校招生政策的统筹、监督与考核,积极推进招生工作的规范化进程,发扬大职教精神,废除地方保护主义, 真正实现职教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中职招生工作的宏观管理。建立统一的中职招生信息平台,打破信息屏蔽,使考生和家长能够全面了解中职招生政策和招生学校的真实情况;建立考生网上填报志愿系统,推广考生网上填报志愿,彻底打破地方保护的限制,使考生能够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选报学校,帮助考生选择到自己满意的学校,保证“公平、公开、公正”,实现阳光招生。彻底杜绝有偿招生的招托的存在空间。
(二)加大对中职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从根本上解决生源供求失衡。有关部门应严格按照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的要求,对各类型的职业学校进行评定、整合、淘汰,加强对各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指导,加大专业设置的调控力度。引导职业学校做特、做精, 增强学校竞争力, 避免同质化办学。逐步优化职教资源,以平衡招生市场的供求关系。对不能满足职业学校办学条件的各类所谓的职业学校,要有敢关敢转的决心。对优质职业学校要加大支持力度,促进职业学校的健康发展。
(三)加大中高职衔接办学推进力度、增强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完善基础性技能型人才向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制度,加大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办学力度,打通学生从中职生-高职专科生-高职本科生-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通道,加大宣传力度,以此满足学生及家长的需要,增强中职吸引力。
(四)打击招托,严惩有偿输送生源。这两者是当前职业学校发展极为严重的制约瓶颈。职业学校要健康发展,对招托和有偿输送生源的初中老师就必须有行之可行的打击手段并实现长效化管理。这两者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根制,中职招生乱像就不可能得到改观。
在线报名
延伸阅读
-
贵阳市城乡建设学校致中考家长的
致:孩子初中毕业的家长朋友们!孩子初中毕业的家长朋友们:你孩子的成绩怎么样?对此次中考你和孩子有信心吗?对孩子中考后你和孩子有什么打算?
-
贵阳市城乡建设学校致建筑工人朋
致:工地上的建筑工人朋友们!亲爱的建筑工人朋友们,你们在工地上干了多久了,三月还是三年呀!可能你们中有些干了10多年了吧。在工地上干活,感
-
让贵阳城乡建校宿舍成为学生快乐
2018年8月27日下午,为进一步加强学生文明卫生意识,规范宿舍管理,创造舒适、温馨的宿舍生活环境,提高学生内务整理水平,贵阳城乡建校组织2018级新
-
努力将“十九大”提出的建设制造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
-
贵阳城乡建校教师参加市职业教育
2018年5月13日贵阳市职业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班开班,此次培训是由贵阳市教育局主办,湖南省农业大学承办的,为期七天。贵阳城乡建校安排两名教师参加
-
贵阳市城乡建设学校深入开展 “
贵阳市城乡建设学校深入开展根据筑文明办[2018]13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祭奠先烈、先人、
-
贵阳市城乡建设学校开展学习贯彻
为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贵阳市城乡建设学校分别组织在校一、二年级各班开展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为主题的黑板报评比活动。通过本次评
-
2025年西安市临潼区职业教育中心
西安市临潼区职业教育中心是临潼区一所市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有两个校区,分别为新丰校区和徐杨校区。新丰校区地处国家综合改革试点小城镇新
-
贵阳建校积极组织观看党的“十九
10月18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贵阳市城乡建设学校组织全
-
新生代表在2025级开学典礼上的发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十分荣幸我能代表全体新生在这里发言。时间总是转眼即逝,昨日还在考场为自己的理想拼搏,今日

